时间:2017-09-13 浏览量:10535
提速增效年,我们在行动!经过紧张的拍摄及后期制作,第五期“每月一星”人物短片已于日前上线,本期人物为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分公司安全质量部监测监控科副科长——韩三琪。
宁波轨道交通至今已安全运营三年有余,累计运送乘客突破2亿人次,逐渐成为宁波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交通工具。从纸上“潜行”到轰鸣地底,宁波轨道交通用了十年时间,而这十年,对韩三琪来说,意义非凡。
(新一期短片已在官方微信“宁波轨道交通”和官方微博@宁波轨道交通 发布。)
上天入地,只为守护工程安全
韩三琪,从事工程测绘及管理工作已有19年,来宁波也快10年了。目前,他在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分公司任职,负责整个宁波轨道交通的工程测量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测绘工程师,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要胆大心细、敢于吃苦、勇于开拓。测量是工程的“眼睛”,在施工过程中,为每一步施工指引方向,没有测量施工寸步难行,稍有差错,将对工程造成致命影响。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做的是‘上天入地’的工作。”久驻现场,韩三琪既要“上天”—— 站在高楼顶,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描绘出一张张城市轨道交通的框架控制网;又要“入地”——在地下20米深处的隧道内摸黑工作,为铺设列车轨道精确定位。
技术创新助力,宁波地铁有了“加速度”
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是韩三琪的工作常态。在入职宁波轨道交通的8年时间里,他落实了每一次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也见证了测绘新技术的每一次创新。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铺轨cpⅲ技术在宁波轨道交通的引进和运用,前者为成型隧道的检测、监测和运营维护管理提供了可视化依据,后者实现了铺轨测量的精细化、数字化,有效提高轨道精度和平顺性,对于轨道交通建设意义重大。
“这两项新技术的良好实施和应用,宁波轨道交通先后获得了2014年度全国优秀测绘工程白金奖、2016年度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和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韩三琪自豪的说。如今,宁波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和安全总体可控,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也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敢啃“硬骨头”,冲锋陷阵不怕难
虽说新技术的运用大大推进了宁波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但在测绘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难以攻坚的技术难题,特别是盾构掘进“暗吊头”给测量工作带来的挑战。
樱花公园站,是已运营的1号线和在建的3号线一期的换乘站,3号线在樱体区间盾构施工时需要将控制点引测到站台层,作为盾构接收和始发的测量依据,但该站主体结构早在1号线建设时已完工,工作井、吊装孔均已封闭,常规方法无法解决控制点引测的问题——这个是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经现场勘查和分析,韩三琪召集了测量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基于两井定向原理的二次传递方案。最终,盾构隧道顺利贯通。
“我将继续学习并发扬工匠精神,将本职工作干好,把现场服务好,为宁波轨道交通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韩三琪说。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