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赴宁波轨道交通指导交流

时间:2019-09-11 浏览量:2295 稿源:综合部(资产管理部)

深化攻坚,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宁波轨道交通也在积极探索。2019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带领团队来到宁波轨道交通,对人工智能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指导交流。指挥部(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斌参加座谈交流。

这些技术已在宁波地铁应用

轨道交通相对道路交通等场景来说更为封闭,更适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通过多年来的科研投入,宁波轨道交通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坑监测、盾构施工及隧道变形监测等领域。

宁波的软土地质给地铁建设带来了许多难题,车站深基坑开挖如何做到安全无虞?宁波轨道交通把“眼睛”深埋到了地下连续墙内:在4号线翠柏里站基坑建设过程中,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对基坑沉降、水平位移进行24小时监测。相比人工监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更为高效、实时、可靠。目前,通过过去4年自动化监测应用研究成果,已积累了一定基础数据,后续将继续推进,为未来普遍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宁波轨道交通自第二轮建设规划开始,便全面启动盾构施工信息化管控系统平台。通俗地讲,就是将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的姿态、土层压力、同步注浆参数等400多项数据实时监测、传输至平台。经过数据积累和大数据分析,未来将得出基于不同地质下的盾构机掘进参数建议值,为未来盾构施工智能化发展迈出第一步。

“大咖”现场指导人工智能应用

陈祖煜院士对人工智能在宁波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用给予了肯定。人工智能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更精细化的方案,减少人为因素在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影响,也让轨道交通建设变得更严谨。他强调,目前宁波轨道交通在建设中监测的数据对于后续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学会分析运用数据,最终实现灾害预报预警。随后,陈祖煜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陈祖煜院士指导交流是宁波轨道交通加强产学研合作,借智借力助推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

人物名片

陈祖煜,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1943年2月生于重庆,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出版著作7部(其中独著1部,合著3部,参与编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120余篇,上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严密数学力学内涵,覆盖边坡稳定、土压力和地基承载力三个领域的二、三维极限分析方法体系。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大奖”1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