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亚洲最大地铁站:深圳新“地标”

时间:2014-05-02 浏览量:4947 稿源:其他

  比小飞机场的跑道还要长;面积和造价超过“水立方”—今年即将建成的深圳前海地铁站,是亚洲最大的地铁站。4月末,主体工程收尾之际,科技日报记者钻进这条利用多项世界领先技术开辟出的巨大地道。

  站在前海11号线地铁站工地的一端,向另一端看去,830米长的地铁站让人感到陌生。一般地铁站长度不到它的三分之一。地铁站的空间有四五层楼高。25米宽的车站,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造价近12亿元。它也是亚洲最大的地铁站。

  “建这么大,是为了多条线路换乘的方便。”建设单位,中铁一局广州公司总经理刘玉贵说,这个车站将是一个巨大交通枢纽,将有3条地铁和2条城际高铁,以及多路公交车在此换乘。

  不单是车站大,旁边连接的商业地下空间更大。地铁站上方将有一栋400多米的高楼,以及几栋200多米的楼宇。这里是前海深港合作区(当地人称之为“特区中的特区”)的中心。

  在前海湾的地下建造车站,麻烦可大了。在现场,记者看到,地下挖出的土方,是红泥巴混着大小不一的石块。另外还有石化的水泥袋和垃圾—塑料瓶、破玩具、纸张。

  “这里以前是浅海,八年前一点点填海造陆。看着表面有草有树很正常,地下情况特别复杂。”中铁一局的项目经理说。为了在这种地质环境施工,他们采用了很多世界领先的技术。

  前海地铁站建设一开始就碰到麻烦—建地铁站一般要钻孔打桩,把施工区域围起来再挖坑。深处的基岩硬,15天才能钻一根孔。技术人员另辟蹊径,用大功率转机配上钛合金钻头,小钻大钻先后配合,成功地5天打出一个孔来。

  在此处施工,渗水的威胁比别处更大。项目总工程师王小孟说,为了不让松软的地层变形和垮塌,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工人们手持一种“场探测仪”,在施工大坑的边壁周围巡查,这种仪器可以通过电场及其他信号,判断出渗漏点,小的水流变化也逃不过侦测。这样子工人就可以提前灌注水泥,把漏点堵住,消除隐患。

  第二项新技术同样是为了保证安全。施工中一般会每三米布置一个千斤顶,紧紧撑住基坑周边的水泥桩,避免垮塌。工人们会每天定点量测应力,及时调整千斤顶的力度。而前海项目引入了一种自动检测和反馈装置,边壁上布满了力学感知器,千斤顶根据控制中枢的计算结果,随时调整力度。“这项技术用了1000万元,不便宜;但是为了保护工人安全,这笔钱也得花。”李勇说。

  另外,在前海车站的挖掘工艺上,工程组也有颠覆性的创新。

  “在这种复杂地质下修建大的地铁车站,我们摸索了不少办法,取得了很多科技成果,给国内今后修建同类工程积攒了经验。”刘玉贵说。

网站地图